赵家庄村
| 招商动态 |2017-08-13
注重原创作品 * 宣传地方风物
弘扬基层文化 * 共建美好家园
赵家庄村
赵庄村位于蒋集镇驻地,距镇政府1公里,南与郭家庄村相连,北与蒋家集、守安庄两村为邻,东为肖家八大村。本村由两个自然村(赵家庄、于家庄)组成,2013年,全村区域总面积2350亩,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,村庄、道路及其它占地1150亩。
赵家庄,据《赵氏家谱》记载,清朝康熙年间(1662-1722年),赵氏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名赵家庄。
于家庄,位于赵家庄村东南角,据《于氏族谱》记载,清朝乾隆年间(1736-1795年),于氏迁此定居,以姓氏取名于家庄。1960年,合并为赵家庄大队,为第四生产小队。
两村建国初期,属宁阳县第七区。1951年,属第八区。1958年,属蒋集人民公社。1960年,两村合并为赵家庄大队。1984年5月,属蒋集区蒋集乡。1985年11月,属蒋集乡。1994年12月,属蒋集镇,现为赵家庄村村民委员会。
该村地处平原,境内有1条小河,小水沟2条,均为东南西北走向,系贫水区,地下水资源缺乏,有小口井390眼,塘坝5座,机井5眼。主要农作物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生姜等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人口增长缓慢。1949年,全村有138户, 614人,其中男320人,女294人;1959年,有169户,827人,期中男423人,女404人;1980年,有231户, 1081人,其中男541人,女540人;2012年,有348户, 1190人,其中男639人,女551人。2013年,全村有370户,总人口1184人。村民均为汉族,有赵、张、孙、姜、马、康、于、程、李、杨等姓氏。
历史上以农业农业经济为主。1949年,全村经济总收入2万元,人均纯收入不足35元。1992年,农村经济总收入100多元,人均纯收入为1000元。2013年,全村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。人均纯收入1万元。曾荣获镇级“先进党支部,先进基层党组织、红旗村、先进村”,宁阳县“移风易俗先进单位、招商引资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大 事 记
1963年 成立赵庄村大队党支部。
1972年 成立村卫生所1处。
1976年 建赵家庄村小学1所。
1979年 建立变电室1座,安装50千瓦变压器1台,村民用上照明电。
1983年新建委办公室10间。
1999年 蒙馆路两旁建商业街1条,镇政府取名彩山商业大街。
2003年 恒新鞋厂落户赵家庄村。
2010年 硬化村内街道3000米。
经 济 发 展
农 业种植业,新中国成立初期,系贫水区,地下水资源缺乏,粮食亩产不足100公斤。1954年,初级社时期,实行土地入股,统一经营“四六”分红。1955年,高级社时期,实行民主管理,“人七劳三”分配,粮食亩产180公斤。1958年,“五风”盛行,丰产不丰收。 1970年,挖机井5眼,村集体购12马力柴油机4台,每个生产队配1台,改善了灌溉条件,粮食亩产260公斤。1982年,土地承包给个人,调动了村民的劳动积极性,加大了土地投入,粮食亩产400公斤。1993年,村集体建农用变电室2座,架设农点网,村民浇地用上了电,粮食产量稳步上升,亩产粮食620公斤。2010年后,积极推广农业技术,农业得到快速发展,粮食亩产880公斤。2013年,农业实现机械化,灌溉实现电气化,粮食亩产1000公斤,总产量达80万公斤。
1979年,改革开放后,村民调整种植结构,由单纯的粮食生产改种经济作物(花生、生姜、蔬菜),提高村民经济收入。2010年,发展生姜面积200余亩。2013年,花生种植面积400亩,亩产300公斤,总产达12万公斤;生姜、蔬菜种植面积300余亩,总产50万公斤。此一项给村民人均增加600元。
林果业,新中国成立初期,全村共栽植四个苹果园,共计35亩,归四个生产队所有,每个队有4—6人专门负责管理,1982年后承包给个人每个果园1600元左右,一年的承包费上交给大队,1990年后因果树生命周期原因,逐渐淘汰。1995年以来村集体鼓励村民栽植果树,提高收入,至2013年共栽植苹果树50多亩,桃树近30亩,绿化树木40余亩,杨树等40余亩,年经济效益达200万元。
畜牧业解放初期,四个生产队每队都建有牛棚猪圈,养殖牛7头,猪10头,共有两名饲养员。1975年后增加有马、驴、骡子等部分农户散养猪两头,约一年才能出栏。1983年集体养殖牛、马分配到农户,从此农户散养模式真正发展起来。1990年全村牛存栏52头,羊260只,猪存栏520头。2000年后出现规模养殖,散养模式逐渐退化,至2013年发展规模养殖户共6户,生猪养殖2户,存栏200头左右,肥牛养殖一户,存栏30头,羊养殖户3户,存栏150头,全年畜牧业总收入达200余万元。
农业机械,解放后,本村农业作业工具主要以木质为主,有牛拉开沟犁、小麦播种器、木耙等,运输有小独轮推车、地排车、马车、扁担等,收种主要靠人力。1970年后村集体购置四台拖拉机,四台小麦播种机,脱粒机、耙地机、深翻犁等机械设备,2013年本村村民自购小型农用手扶车40多台,三轮车20多台,拖拉机9台,小麦收割机1台,播种机4台。
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解放初期我村每个生产队共一眼水车井,用人推上水,水浇地不到四分之一,为解决浇地吃水问题,村集体组织村民打井,1970年—1980年先后打大机井5眼,大口井30多眼,灌溉条件有所改善,但还是打辘轳上水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,2013年村民自钻小口深井80多眼,村集体钻大口深井两眼,铺设管道3000多米,买大功率抽水电机3台,全村1100多亩地都能浇上水,小麦产量每亩达1200斤,玉米产量1400斤左右。
工 业1960年,全村有花生油加工点1处。1961年,建砖瓦窑1座。1969年,建面粉加工厂1处。1978年,成立副业办公室,有烘炉、电焊加工各1处。1983年,成立钢窗厂、粉条厂、木鱼石加工厂,蜂窝煤厂各1处。2003年,恒新鞋厂落户本村。2013年,全村有企业5家,从业人员300余人,全村工业总产值达300万元。
服务业 1970年,村里只有供销点1处,旅社1家。1978年,旅社、饭店、经销处各1家。1999年,建商业街1条,全村开业饭店4家,超市5家,佳肴店、早餐店、烧饼店、洗车、机电维修、农副产品购销等20家。2013年,整条街商铺达100多家。在外务工经商人员300余人,全村服务业总收入达600万元。
村 庄 建 设
住 房新中国成立初期,村民住房多以土为主的茅草房,高矮不一,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。1980年,对村庄进行规划,规划新村居民宅基地为13米×14米,面积为182平方米;旧村居民宅基地为14米×16米,面积为224平方米。街道宽6-12米,住房结构墙体以砖混为主的瓦房、锁皮厅,人均住房面积达20平方米。2013年,大部分村民建起了砖混结构的大平房、二层楼房,房子高大,宽敞明亮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。
规划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,街道杂乱无序,村内道路崎岖不平,下雨一身泥。1970年,村委先后建办公大院3处,建变电室5处,架设低压线路5000多米,全村通电。1978年,,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则,开通两横一纵大街3条,街道宽10米。1999年,商品房开发,建立商业大街1条。2006年,打深井1眼,安装管道,村民吃上自来水。2010年,硬化街道近3000米。2013年,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,安装了路灯20盏。
社 会 生 活
教 育新中国成立初期,村内有私塾1处,打游击式借房授课,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5%。1952年,扫除文盲,招收青少年集中学习。1956年,全村青壮年基本脱盲。1976年,建赵家家庄小学1处,有教师4人,学生100多人,适龄儿童入学率100%。2000年,小学合并于蒋集镇中心学校,幼儿园合并于镇中心幼儿园。至2013年,全村有87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。其中本科55人 ,专科32人。
卫 生新中国成立初期,村内有私人诊所1处,村民孙振稳在家行医坐诊。1972年,村办医疗诊所1处,有乡村医生2名。2000年,村新建卫生室1处,村医疗人员2人,基本满足村民需要。2004年,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来。2013年,村民参合率达到100%,儿童防疫、妇女健康查体、村民的医疗保健有了保障。
文化科技新中国成立初期,村内有民间艺人玩杂耍。1967年,村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,有10余人组成,表演曲目有《沙家浜》《龙江颂》《红灯记》等样板戏,同时,配合当前形势,相传党的方针政策,好人好事,大大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。1968年,全村户户安上了有线广播(喇叭)。1970年,村里安装了高音喇叭,村民买上了半导体收音机。1980年,村民购买了黑白电视机,部分村民安装了